行为的养成和教育

2020-05-19

当孩子出生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养成和培养儿童的优良行为。

我常常碰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一些态度粗暴、言行粗鲁的家长来咨询,怎样才能纠正自己的孩子对人粗暴的行为;一些从来不读书不看报的家长则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做家庭作业,也不看书。我们尽管强调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对儿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孩子出生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养成和培养儿童的优良行为。

  星语特教东莞校区专注孩子的行为和养成。如有需要致电给我们。联系方式请在网页上查找。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明确:

(1)没有人的环境就没有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是在遗传素质的规定下,在人类的环境中经过一点一点不断的


学习得来的。无论是生活的技能技巧、社交的礼仪,还是科学文化知识,都是靠不断的学习得来的。如果孩子出生后不能生活在人类的环境中,他自然也就没有人的行为。

(2)积极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消极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则可能是消极的。

许多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就是想给儿子找一个好的环境,以便儿子养成她认可的行为,因此才连搬三次家,最后搬到学校旁。

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也不是提供什么影响就有什么结果,尤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影响还要通过儿童自己才起作用。但是,父母注意选择教育子女的环境,却是非常重要的。

(3)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极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积极引导孩子。

这里包括的内容很多,不仅给孩子提供尽可能良好的物质条件、文化条件,还包括必要的挫折锻炼。实际上,我们对物质、文化条件要一分为二地看,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为什么“寒门出孝子"?恐怕不仅仅是穷的缘故,其中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榜样作用是很大的。是不是“富门"就不出孝子了?

不是,关键还是在引导和榜样上。因此,我们重视环境的影响,就是要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孩子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明白父母作为孩子的**任老师的重要性。家长作为孩子的**任老师,往往有两方面的“教导作用”,一是用身教来影响孩子,父母的行为就是默默的命令,会潜移獸化到子女的心灵中;二是直接指导孩子的行为,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孩子怎么能会呢?

我曾见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早点摊上,一个母亲带着一个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吃早点,孩子一直坐着不动,妈妈不仅把粥端来,把油条拿来,而且最后把鸡蛋剥了皮放在儿子手中。试想,你不让孩子做,他怎么会做呢?


这就难怪有一些十多岁的孩子自己不会剥鸡蛋皮了。责任在谁?

父母直接指导孩子的行为,还包括督促、检查指导孩子的学习。父母从来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是不可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的,这就不难理解这些父母为什么会发出“我的孩子怎么不做家庭作业”这样的疑问了。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