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女孩7岁)

2020-05-06

1、案例背景:女孩,7岁,经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评估大致处于同龄正常儿童3岁左右标准,喜欢与人交流,入读训练2年,进步明显。长期由老人带领训练,家庭与学校训练出现脱节现象,对家人有发脾气,不听指令现象。

了解家庭人员分配模式往往也是孩子与学校训练脱节的缘由!

家庭模式:父母(了解父母的个性是如何?父母工作性质与时间是怎么样的?时间的安排是怎么样的?对待孩子的教育如何?对孩子是否有目标?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的需求?)老人(对孩子的互动?对孩子的需求?)

教育模式:民主型、宠溺型、放任自流型

父母的性格较内向,少言少语类型的!父母的工作时间朝九晚五的!晚上有一定的空闲

时间!对孩子的教育是教育型的!对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父母、老人与孩子平日的互

动少!对于孩子的需求没有运用正确的手法进行交流,而导致学会哭闹得到需求!对孩

子也没有给予指令的意识!   

由此导致了家庭教育模式不统一,孩子会在不同场合出现一系列发脾气诸行为。

案例主题:①学生能力评估②以专业的教学实践和ABA理论知识,加之恰当的沟通方式,帮助家长科学的认识孩子现状,进行家庭干预。③监督家庭作业进度             

2、案例细节:① 能力评估:对学生进行一个感知觉、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的能力评估!评估的意义在于可以与家庭方面的沟通,让家   长更深认识到自己孩子与一般孩子的差距在哪里?在差距的对比下调整家长的心态并给予专业建议以及适合孩子的家庭作业! ② 以专业的教学实践和ABA理论知识,加之恰当的沟通方式,帮助家长科学的认识孩子现状,进行家庭干预。分析父母对孩子的现状以及对孩子心态。让父母明白他们自身的性格对孩子有着一定影响,因为与孩子的沟通多数还是取决于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所以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可以用更加夸张的肢体语言与之社交;正确的安排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以及学习的时间。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没有时间,有的说不会教,有的说累,还有的说她(他)不听我的等等一堆!其实站在老师的位置看待这些家长,家庭的训练与孩子的进步至关重要。没有时间与孩子互动,我们就合理安排出时间。周末父母有空,周一到周五父母也有空;对于老人与孩子的互动需要灌输正确的观念,老人对孩子多数都会有求必应没有底线,可以体量老人对孩子的宠溺,需要家长与老人说清可以有更好的方法让她(他)知道吃喝拉撒。与家长制定家庭作业的目标,让家长可以清楚的知道在起床、穿衣、上厕所、喝水、吃饭、洗澡、看电视时以及户外活动都可以给孩子进行训练。不需要向老师的一般的训练要求孩子,只是在自理、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四个方向在无形的生活中给予正确的方法,进行自然教学。

案例结果:一般来说,教学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那问题的症结还是一直都在。监督家长家庭作业的进度(作业的进度、家长时间的安排、作业的记录)自理初级的穿、脱、吃\在需求时的指令与反应的正确干预\生活认知的泛化\社交礼仪、规范的遵守

3、案例反思

通过案例、教学设计也给我留下了启示1、学习生活化教学理念,挖掘生活素材,把枯燥的知识融入其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但让家长、学生学习一些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2、师生、亲子关系的融洽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亲子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家长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亲子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家长也是一般。3、家长及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我们去保护和激发,值得我们去关爱和保护。4、帮助家长调整心态、帮助家长面对现实、帮助家长放下埋怨、建立家长信心、帮助家庭干预作业、监督家长家庭作业进度5、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实操的同时也是要注重与家长的交流与家庭作业。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