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口肌案例分析

2019-06-18

2019年口肌课案例分析

时光匆匆,转眼2019年已然度过了六个月的时光,已是盛夏的广州,炎热依旧,虽不时会有几场不起什么作用的降雨,但偶尔可以像孩子一样在雨水中跳脱,也是难得的开心。此时,望着窗外被微风吹起舞动的树叶;阳光洒到窗沿边的倒影也好似拥有生命;对面住户的阿姨将洗好的衣物依次挂在阳台的衣架上,动作娴熟,还不忘和客厅的某位说着什么家长里短。真好,也算是有时间来写一写关于我工作状态的总结表现了,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做一个简单剖析,真心希望大家能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到自己在工作能力上面有一些实质提升,下面就是我对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如下:

唐某某(医院诊断为非孤独症谱系障碍)

家庭背景:该生接受的教养方式为溺爱型;该生父亲为主要劳动力,母亲则为全职妈妈,同时妈妈是该生的主要照顾者;家庭基本状况为小康家庭;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很融洽;据了解到,该生的工作日家庭教育时间主要集中在每日1小时左右(除机构课程外),家庭训练时间不固定;家庭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实物教具(碗、筷子、手机、饼干…)及绘本书籍(动物卡片、水果卡片、蔬菜卡片);该生的作息时间较规律(早7点醒、晚10点睡);该生的父母的心态比较放松,母亲偶尔会询问老师的家庭训练内容,多数为老师主动布置家庭作业(近期该生家长的教学积极性有所提高)。

入学时的能力状况:缺乏交往的动机且不善于与人交往(交往技巧不足);语言缺乏回应且选择性”聋”;对复杂的指令理解能力差;年后回来可以进行部分口部模仿,已掌握语言能力(拜、机、车、水、妈等),语言集中在少数量的单字阶段;叠词能力欠佳;年后,该生对食物的接受程度有明显改善;注意力也较之有提升;与母亲存在少许分离焦虑(上课与母亲分离时拉着母亲不愿让其离开,或上课时看到母亲就会情绪比较激动)。

口肌治疗后的能力改善:2019年4月18日开始做口肌训练(口部定位治疗),从评估报告来看,该生的口腔敏感度呈混合敏感及波动敏感,脱敏方式为:海绵棒,冷热刺激等。课上需随时关注该生的课堂状态,及时进行调整,及时调动该生的课上积极性和课堂愉悦感。

1、下颚骨训练:该生的下颚分级调控能力不足,应着重加强训练(例:咬牙胶、下颚骨闭合训练胶管等)。在进行咬牙胶训练时对指令理解很不明确,例:唐某某,张大嘴巴(老师将咬牙胶放入大臼齿处),咬(该生一直咬,不松口,未能听指令停止),停(未能及时听指令停止),需老师辅助将咬牙胶拿出。

2、唇部训练:该生对于合唇、展唇、圆唇的唇部能力不足,主要集中在合唇和展唇(可提升该生的下颚分级调控能力和唇部能力),多数在口肌工具的辅助下完成(酸奶喂吃、蜂蜜或柠檬汁(抿唇)、灰色唇肌训练器、木质压舌板、雪花片或硬币;塑料压舌板、排棒)。

3、舌部能力训练:该生舌部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舌部力量,可用口肌工具和食物引导及口部模仿来提升该部位的能力(舌尖训练器、饼干、酸奶等)。

4、加强口部模仿能力:嘟嘴巴、噗噗声、鼓腮、鼓腮顶两侧内脸颊、咂嘴巴、模仿咀嚼食物(“阿沐阿沐”声)等。

5、气息训练:主要为拉长音(U~~~,持续时间为3秒左右)、二号笛(小口琴,持续时间为1秒左右)、长音加音调(U~~~物)、吹泡泡。

6、目前该生语言状况:要、饼、门、要吃、喝水、抱我、下课、下午好等,可根据口型提示说多个单字)。目前其他能力:进阶二号咬牙胶、二号和三号气息训练器可同时训练使用、海绵棒脱敏有明显改善、在家里和课堂上都出现舌尖向上舔一舔(未使用其他工具)。

7、师生关系:每节课下课都会与家长进行一些课程交流和了解家庭作业的实施情况及沟通该生在家中的不同表现,同时会经常性的布置家庭作业(主要看前一个家庭作业的完成度和家长配合状态)。该生愿意在课间时与老师玩耍、可主动拿食物给老师并说“要吃”,主动表达意识增强,愿意并喜欢上口肌课程。强化物主要集中在食物强化(一级强化)外加活动性强化(二级强化)及社会性强化(二级强化)。口肌课程多数都是重复、枯燥、无味的训练。那我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及能力状态制定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课程安排。唐某某是有部分模仿能力和有一定认知能力的。随着课程的进展他的口部模仿能力也随之增强。那我课上一定会将课程要求高一些,语言的要求频率也会增强,并随时根据他的能力状态及时调整。我课上的风格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同样教学手段对于不同孩子接受效果也不同,所以我会提前了解孩子的能力状态和适合该生的教师教学风格,以此切换,达到**效果。同一个训练项目,例如咬牙胶,唐某某半个月可完成一号咬牙胶的训练,而王某某则需要一个半月才可接受和听指令完成,那这样就需要及时调整,我会课上对王某某训练内容降低,保证王某某的课堂情绪平稳,再逐步提出要求,和增加训练内容。相比较而言,可能就会对唐某某的课堂要求多一些,王某某则稍稍放松一下。最终,我希望我课堂上的孩子能够寓教于乐,正确表达,主动永远多与被动!

                                                                   蒋雪晴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