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术

2019-06-08

行为矫正术

行为矫正术有3个组成成分:①刺激,指呈现给儿童的材料或指导语;②行为(或任务)的产生,是要儿童学做的事情;③后果或反馈,即儿童在完成行为以后,所得到的奖惩(即正强化或负强化)。对中偏重、或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基本上都用这种方式进行。

一、刺激

刺激包括信号、命令、请求等能影响行为出现的“东西”。比如: 成入说:“小明,把衣服穿上。”这就是一种刺激(或命令),要小明按照给他的要求作出一种行为(穿衣);用幻灯机打出的一张图画,要儿童说是什么,也是一种刺激。有时成人的姿势、摇响的一次铃声,要儿童做一件事的请求......都是刺激。

每一个要儿童学习的新行为,必须先给刺激或指导语。这种指导语必须写在训练大纲上,而且在使用时,用词要固定不变,因为这部分儿童理解语言很困难。如果经常改变,他就会不知所措了。在儿童听到指导语以后作出了反应,这个反应如果是正确的话,马上就应该给强化;如果是不正确的,马上就要纠正即给负强化,不要在儿童听到一次指导语而没有做出某种行为前又马上给指导语,以免儿童只反应第二次的指导语而不反应**次给的指导语。另外,成人给出的指导语必须明确、清楚,声音较大,有时还要伴随手势。

二、行为的产生

行为的概念很广,它包括人做的各种活动。在训练大纲中,行为指儿童要学习的任务,它可以简单到要儿童指一指眼、鼻,也可以复杂到要儿童对概念下定义。任何要儿童学习的行为都可以细分为许多有顺序的组成部分。比如用勺子吃菜,这是一个最终目的。训练儿童用勺子吃菜,他能这样做了,说明这个行为他学会了,用勺子吃菜,包括许多有顺序的组成部分,如:儿童看着勺子,拿起勺子、将勺子伸向菜碗、将勺子倾斜、舀起菜、将勺子移正、送到嘴里、再将勺子放在桌上。成人在教这类儿童用勺吃菜时,要一步一步教会他每亠个环节,然后综合起来,他就学会整个行为(即用勺子吃菜)了。

把一个行为分解为许多小环节的方法叫做“行为的分解”。在对儿童进行训练以前,要根据儿童落后的程度把要教的行为进行分解。受训练儿童的智力落后程度愈低,行为分解的环节就愈多。教学时,一个一个环节地教,再串起来。在进行串连时,有两种串法。

①               向前串连:指将行为的一个一个小环节按照行为进行的顺序,依次串连,以达到最终的目的。比如教儿童穿裤子:

      **步儿童坐着,学从椅子上拿起裤子。

      第二步(前面一步会了再教,下同此)学穿进一条裤腿。

      第三步学再穿进第二条裤腿。

      第四步学站起来,把裤子拉起来,拉到膝盖。

      第五步学把裤子拉到肚子上。

      第六步学把裤子拉到腰上。

      第七步。学扣上扣子(如果有扣子),完全穿好。

②               向后串连:这种教学的顺序与上述那一种恰好相反。用上面这、例子向后串连时,便成为:

      **步只扣上扣子(如果有扣子)就完全穿好了。(前面的步骤完全是成人做好的,下同。)

      第二步(前面一步会了再教,下同此)儿童学把裤子从肚子拉到腰部。

      第三步学把裤子从膝盖拉到肚子上。

      第四步学把裤子从脚面拉到膝盖上。

      第五步学穿上一条腿。

      第六步学穿上另一条腿。

     第七步坐着,学从椅子上拿起裤子。

向后串连的学习方式离学习目标较近,儿童学习时感到的压力较小,学起来会更感兴趣,也就更容易学会这个行为。

一般来说,有运动的行为,如走路、投球、穿衣、吃饭或书写,用向后串连的方式教学,比较适合,因为行为是外显的,顺序比较清楚,而教说话、识字、抽象概念等,**使用向前串连法,因为无法向后串连。

三、后果

行为做完以后可得一个后果,即反馈。所谓反馈就是反应,或称之为“强化”。儿童做完了一个行为,得到什么强化,对行为的再现,有很大关系。这个“强化”会告诉他,他的行为正确还是错误。在考试的时候,分数、等级,也是一种反馈。凡是能引起一个人愉快的情绪的反馈,称之为奖励(或正强化,强化);凡是能引起一个人的不愉快情绪的反馈,称之为惩罚(或负强化)。凡是能引起正强化的行为,就容易再出现,反之,这个行为就会减弱。

在一次教学中,正强化与负强化的比例不能小于4: 1, 即4次正强化:1次负强化。负强化太多,表示学习任务太难,儿童会对这个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了。当发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把这个学习任务再分细来教,或改换项目。在使用有形的强化(如糖果、葡萄干、山楂片等)时,注意必须与社会性强化(拍一拍、亲一亲、说“好”等)同时使用。因为有形的强化不能长期使用,必须逐渐消除,而社会性强化一般可以比较常用,也比较自然,这样,在去掉有形强化物时,还有社会性强化,可以继续维持学习兴趣和动机。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