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行为并非单纯是刺激的反应,往往行为是根据他人的反应(是否给他增强)而加强他是否去发展此行为。如下图标示:
A──────────B───────────C
起因 行为 后果
要加强一种行为就看他得到的增强是否足够,要减低某一行为就不要给予他所期待的结果,或者塑造其它取代的行为,但千万不要用体罚的方式以免导致一些负向的心理发展。行为学派在语言教学上的方针,首先需注重其功能,并根据情境而变化语词,比方「水」,水的功能可能因为洗或喝而不同,不应只教「水」而是要搭配其功能,应该直接教孩子要求「加水」或「喝开水」。而且在语言行为学说上,认为学生才是「讲者」,老师为「听者」,讲者的目的是得到所需,听者的目的是引导孩子配合环境或他人的要求(如要求,确认、拒绝)以达到目的。当然这是循序渐近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被要求配合,每次定不同的小目标,有配合的行为就可以得到他的需求(增强)。
A ────────── B ─────────── C
起因 行为 后果
发生于行为之前 发生于行为之后
或行为中
例如:
你上班快迟到了 你开车超速 你被开罚单
你上班快迟到了 你开车超速 你准时抵达公司
其中准时抵达的结果等于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很棒的增强,也促使我们下次再选择同样的方法。而对行为的观察和描述应要简单而精确,不要猜测,如说「他的情绪不好」就只是猜测,行为的陈述应是「他打自己的头」,「一直哭」、「大叫」、「抱着妈妈哭」等。所以「行为」在操作上的定义必需是可精确说明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而测量行为的方法,可分为测量 1. 发生的频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通常自我刺激就不宜用这个方法)、 2. 时间的长短(如哭声可用计时)、 3. 严重性(用文字精确说明)、 4. 周期性(利于统计出每日【或每星期、每月、每年】中什么时候会发生)等方式,并且一定要持续观察记录至少一周,才能有精确的数据以考量因应策略,也可以和后续情况比较了解是进步还是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A、B、C公式,厘清要塑造的行为目的,同时定出为这个目的所要做的准备工作,营造前因,后果就是为好的行为提供增强,使此行为持续。
A ───────── B ───────────C
起因 行为 后果
*准备工作: *定好目标 *增加
清除干扰 *减少
准备好增强物 *保持
何时教学
何处教学
何人来教
使用何种材料
如何教学
不是所有的问题行为都需要去处理,当这项行为不影响孩子本身的学习,也不造成对他人的影响,就可不处理,以避免孩子压力太大,或被剥夺一些探索兴趣。孩子的问题行为有其特定的功能,通常不外四种功能: 1. 逃避、 2. 引得别人的注意力、 3. 要得到某物、 4. 自我刺激,我们可根据观察和记录得知该行为的功能,有时也会同时产生两种以上的功能。这有几个范例,我们用A、B、C公式分析:
例一:
A─────────B───────────C
排队进教教室时小明打人,打 3 次 老师说:「小明,你不可以打人,去罚站」
如果小明的目的是想逃避排队进教室或是引老师的注意,那老师的做法就增强了小明「逃避」(老师让他去罚站)和「引人注意」(老师注意到他打人)的功能,所以下次小明必然会再做同样的事,直到有人给他不一样的结果。
例二:
A─────────B───────────C
游戏时间小明尖叫, 10 次 老师说:「不要叫」
老师的做法会让小明引起别人注意力的目的得到增强。同例中如果老师不理他,他就只能达到自我刺激的功能,当自我刺激不是小明所要的,他就会改变行为。
例三:
A─────────B───────────C
上课时间小明踢人, 2 次 拿给小明课本
此例的后果增强了小明引人注意和得到东西的目的。
总之,当我们的做法增强了孩子所要的目的,孩子日后必然延续这项行为,但如果不符合他所要的,他以后就不容易再发展这项行为。所以如能清楚的反省自己对孩子的应对方式及孩子表现负向行为时的特征,就能轻易的减少他们的不当行为,再加上对正向行为的增强和引导技巧,孩子的进步绝对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