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行为改变技巧

2019-06-08

孤独症儿童行为改变技巧

多年来与老师们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问题行为“才是困扰老师的主要原因。当我们发现孩子有问题行为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一、孩子是否有“生理健康因素的不舒服”?

二、孩子的发展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是否有落后和障碍?

三、是否为家庭因素造成?

在“家庭因素”里面有几项要提醒老师注意的: (一)“家庭突发的变故”,例如影片“挚爱”中那位选择不语症的女孩,她之所以突然不语的原因是“要安静的等待和死去的父亲谈话”,所以她怕自己讲话时会错过和父亲交谈的机会。(二)“家中新成员的加入”,尤其新添的弟妹,手足之争的因素,也会造成孩子有退化行为的产生。(三)“缺乏关爱”,这类的小孩经常会以打小报告的方式,希望引起老师和大人的注意。(四)“受虐儿童” -- 模仿大人以拳头相向。(五)单亲家庭缺位的亲职角色。(六)父母 / 长辈管教方式不一致。以上的各种原因,都会使孩子在行为上出现“问题”。

  有许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问题”中,又以老师的“态度”是否有严重偏心,和“课程教材”是否太难或太容易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大人的态度(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很难掩饰的,老师要克制个人对孩子的偏见,平常心对待是非常重要原则。有许多小孩从 2 岁多就开始上幼儿园,因此学校和幼儿园中的这些“老鸟”,上课时会对旧的东西感到厌烦了无趣味,上课捣蛋或分心,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然而老师们面对这类孩子却忽略了外在的这些因素。因此所谓的“适应不良的小孩子”被带到我这里时我一定会先问几个问题:有没有读过幼儿园?是否读过 2 年以上?是否开放性的环境?问这些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孩子适应问题和行为问题的肇因与关联性,上课的模式和内容使孩子兴趣缺乏造成的问题行为老师们不可不知?

  谈到行为问题的辅导策略有以下几种原则:

1. 增强法 2. 忽略法 3. 暂停法 4. 处罚 5. 预防法 6. 转移注意力 7. 约定法 8. 代币法

  特别要提醒老师们几个重要的概念:( 1 )孩子的问题行为一直都存在的( 2 )绝对没有一个可以用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一路用到底的。( 3 )策略有效的定义: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掉!

  至于行为改变技巧中「增强」是要经常使用的方法,增强物的选择要以孩子喜欢的才能达到效果,不是大人认为“好的”才是值得当增强物,这点大人千万要注意到。增强技巧中还要注意的是;立即增强、餍足感和新奇性,以及次数的陷阱。立即满足时有「原级」和「次级」两种增强物,原则上障碍程度愈严重、年纪愈小者以原级为宜。使用社会性的增强(次级)时,大人的动作、表情要真心付出,孩子是会很敏感地感受到你是否真心在赞美他!

“处罚”是许多人都用过的方法,但是处罚的功用如何?大家心里有数。我个人认为不要用直接性的「处罚」,改以「剥夺增强物」为上策。孩子处罚愈多,其逃避行为愈多,因为他学会如何撒谎和推卸责任来减少被处罚。因此在使用处罚技术时有几点注意要项:( 1 )立即处罚( 2 )强度因人而异( 3 )考虑逃避行“处罚”是许多人都用过的方法,但是处罚的功用如何?大家心里有数。我个人认为不要用直接性的「处罚」,改以「剥夺增强物」为上策。孩子处罚愈多,其逃避行为愈多,因为他学会如何撒谎和推卸责任来减少被处罚。因此在使用处罚技术时有几点注意要项:( 1 )立即处罚( 2 )强度因人而异( 3 )考虑逃避行为( 4 )提供攻击模式( 5 )引起不良反应( 6 )负面自我概念;孩子年龄愈大要愈小心注意这些处罚所引发的后果和副作用!

  行为改变技巧中还有一招方法—“隔离”,千万要注意:当你在以「隔离」作为处罚方式时,孩子一定要在你的视线范围内,避免因忙碌而忘了孩子被隔离着,万一发生不幸事件时,会后悔来不及!过去就发生过这类的不幸事件。

“隔离”的技巧也有几项注意要件:( 1 )取走增强,当孩子表现不好行为时,剥夺或收回他喜欢的东西( 2 )除去所有的增强物,让孩子无计可施( 3 )避免将学生从憎恶的情境中隔离( 4 )使用隔离时间不宜过长( 5 )提供其它可供选择的良好行为模式( 6 )隔离室的设置使用,没有任何家具、柱子有防撞设施、没有任何玩具,让孩子听得到同学上课声音却看不到人,**有单面镜可观察孩子的动静( 7 )注意力去除(忽略法),大人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时,要心情平和,而且一定要很坚持!同时不可以受自己主观的情绪左右,造成不一致的处罚标准和状况。

  总之,孩子的行为问题不论是一般儿童或是发展障碍儿童,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差异不大,老师要本着“尽心尽力”的心情,也要﹝看得开﹞,才能快乐的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