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积极训练”,还是“消极养护”

2019-06-08

是“积极训练”,还是“消极养护”

     有的家长坚持积极训练,也有的家长放弃了教育训练,实行“消极养护”。实事求是地讲,经过了竭尽全力的教育训练后,如果孩子仍不能实现“社会生活自立”,他们需要以“养”作为最后的安置。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消极养护”,是指对未成年的孤独症孩子过早地放弃教育训练,不教就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孤独症教育观。这种孤独症教育观的形成主要源于三种情况。

由“速胜论”变成了“教育训练无用论”

在孩子诊断初期,家长凭着一种救子的本能,积极投入教育训练。可是后来,对孩子的康复教育又变成了悲观失望。孤独症康复好比一场大规模的马拉松比赛,出发时千军万马,中途上会有人纷纷掉队。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开始时劲头十足,但因缺乏马拉松长跑的坚韧耐力致使半途而废,坠入了“消极养护”。有的孩子还不满10岁,家长就放弃了教育训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这些家长是抱着“速胜论”进人教育训练队伍的,他们误以为只要孤独症孩子进入专业训练机构,经过一两年的突击训练就能大功告成。这种家长尽管在开始时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热情、财力和精力,但实际上,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是一种“持久战”,不可能“速胜”,,由于家长没有把握住孤独症康复的长期性规律,更没有长期训练的准备,致使自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教育训练无用论”。

从“误入歧途”走向了“消极养护”

还有一些孤独症孩子家长,也曾满腔热情地投入康复训练,倾尽财力,花费高昂,但是,康复训练的思路却不正确,方法也不科学。他们有的完全依赖训练机构,而丢弃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有的迷信于各种形式训练,不知社会性教育为何物……从逻辑上讲,孤独症康复教育一旦方向错了,思路错了,势必误入歧途,南辕北辙。因此,这些家长虽然竭尽全力、拼搏数年,但是却屡战屡败,孩子孤独依旧。这对家长的精神是个很大的打击。然而,这些家长并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找出自己的原因,并没有冷静下来修正自己的教育训练思路和教育训练方法,反而否定了教育训练的作用,由积极训练转入了“消极养护”。

“得不偿失”导致了“放弃教育”

当然,还有这样一些孤独症孩子家长,从经济规律中的投入产出角度,去权衡、思考康复训练的利与弊。如果教育训练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太大了,如果孩子又不能完全康复,付出远远大于回报,如此“得不偿失”,还不如用省下的时间给孩子多挣点钱。于是,放弃教育训练,走人了消极养护。殊不知,孤独症孩子的悲哀岂止是不会挣钱,他们连花钱都是需要训练才能学会的啊!面对捧着金饭碗却不会吃饭的孤独症孩子,生活自理不是最值得他们学会的能力吗?

也有的家长用自己的职业收入与孩子的教育训练之间去做比较、衡量,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最终以自己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为理由,放弃了孩子的教育训练。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放弃教育训练的消极养护都是不可取的。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